| 年度 | 奖项及获奖信息 | 获奖人 | 
		
			| 2014 |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| 段文晖团队 | 
		
			| 2014 | 2013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| 薛其坤团队 | 
		
			| 2014 |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4 | 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4 | 何梁何利“科学与技术成就奖”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3 |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| 龙桂鲁团队 | 
		
			| 2013 | 美国引力基金会2013年论文一等奖 | 尤 力 | 
		
			| 2013 | 2013年度;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| 周树云 | 
		
			| 2013 | 中国物理学会;叶企孙物理奖 | 段文晖 | 
		
			| 2013 |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| 薛其坤团队 | 
		
			| 2013 | 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3 | 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3 | 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;荣誉称号 | 朱邦芬、张留碗 | 
		
			| 2013 | 2013年度;纪念梅贻琦学术论文奖;二等奖 | 段文晖 | 
		
			| 2013 | 中国低温物理学会首届“马丁-伍德爵士中国奖” | 王亚愚 | 
		
			| 2013 | 第十三届“中国青年科技奖” | 王亚愚 | 
		
			| 2012 | 陈嘉庚科学奖-高质量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外延生长和量子现象研究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1 |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-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| 龙桂鲁团队 | 
		
			| 2011 |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- 薄膜/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和量子操纵项目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1 | 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- 三维拓扑绝缘体项目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1 |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-铁硒基超导薄膜的研究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0 |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- 低维结构的电子性质及量子器件的物理机制 | 段文晖、顾秉林、吴健、周刚 | 
		
			| 2010 |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理奖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10 |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- 拓扑绝缘体研究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0 |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- 拓扑绝缘体研究 | 薛其坤、陈曦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10-2011 |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- 叶企孙物理奖 | 张广铭 | 
		
			| 2009 |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- 微波通信用高温超导接收前端 | 曹必松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09 |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- 微波通信用高温超导接收前端 | 曹必松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09 | 北京市优秀教师 | 段文晖 | 
		
			| 2008 |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- 微波通信用高温超导接收前端 | 曹必松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08 |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| 姜开利 | 
		
			| 2008-2009 |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- 黄昆物理奖 | 姜开利 | 
		
			| 2008 |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- 饶毓泰物理奖 | 龙桂鲁 | 
		
			| 2008 | Thomson卓越研究奖 | 龙桂鲁 | 
		
			| 2008 | 日本显微镜学会科学论文奖 | 马万云 | 
		
			| 2008 | 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 | 王亚愚 | 
		
			| 2007 |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| 陈难先 | 
		
			| 2007 |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- 北京青年科技奖 | 段文晖 | 
		
			| 2007 | 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- 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技术 | 曹必松及其所在研究团队 | 
		
			| 2006 | 省部级科技奖 高温稠密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研究 NSAF基金优秀奖 | 李家明 | 
		
			| 2006 |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| 薛其坤 | 
		
			| 2006 |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一等奖 | 吴 健 |